2024/07/31

三十而立

前言

轉眼間一下子就三十歲了,雖然以前就知道人生要找尋自己的目標,但是到現在還是沒找到😛。

當初一個起念就是想出國工作! 現在已是來日兩年目,當初的目標是想要改變生活型態,看看能不能帶來一些成長,雖然我對當時的生活型態已經很滿意了,一份穩定不加班的工作,每週下班後去辦公室旁邊的音樂教室上鋼琴課,在家的時候練練鋼琴,玩玩電動,偶爾和朋友吃個飯喝個酒,其實也沒有什麼不好。只是真的太單調了,重複做一樣的事情,只能說是無趣,像是例行公事一樣的乏味。現在回頭看看,會覺得出國這個決定真是太值得了,慶幸當初有做出這個決定,否則現在大概還是一樣渾渾噩噩的過日子吧。

工作

目前任職於 メルカリ,是一間專做日本二手拍賣的電商,說實在工作內容上沒有和以前工作差上很多,最大的差別大概就是語言和同事吧,在還沒來日本前有以遠端的部分在台灣上班,伴隨著疫情,日本國門開了又關,關了又開,在遠距半年了之後終於等到簽證開放,可以移居日本,當初組內的成員依序離開,現在只剩下我一個還留在這個組,以現在對公司的理解,大概都能理解為什麼這些人會離開,曾經一度只剩三個人,那段時間真的是蠻難熬的,需要兼on-call、顧工作上的進度、還要適應日本的生活,後後續續又補了一些人,現在就比較平衡一點,也比較有辦法把自己從工作上抽離。

生活

在日本的生活,第一件事遇到的困難就是日語,在來日以前,原本以為自己有自學日文,也上了快大概一年的線上日文課就覺得能夠應付基本生活。結果完全不夠用,還記得第一天到日本的時候,什麼都聽不懂,有夠尷尬,去餐廳支支吾吾,大部分的時候都選擇去便利商店,這樣可以盡量避免對話,前面半年的時間實在很緊湊,除了工作上的適應,在下班的時間又必須去處理生活起居等等的事情,由於自己的日文很爛,常常需要花大量的時間閱讀文件,把該辦的東西都辦一半,習慣後,後面的時間就比較有餘力去做其他的事,過了一年後,就照著原定計畫申請了永住,自己稍微讀了一下永住的申請辦法,感覺沒有很複雜,請代辦頂多是幫你跑入管局一趟,而且要是自己連這種程度的日文都無法處理,應該沒有要長久住在這裡的理由吧,那幹嘛申請永住,目前還在等永住結果中,永住算是自己來日本前就想好的一個計畫,也影響到我人生的重要決定。

理財

就目前我對經濟的理解,貨幣的價值只會一直貶值,雖然在台灣的工作就有在玩玩股票,來日本後打算重操舊業,查一查卻發現要繳 20.315% 的稅,實在是不怎麼划算,後來研究一下 NISA,覺得額度實在是有點少,房地產可能是可以考慮的方向。

買房對我來說算是一個有點突然的決定,原本的打算是,在日本待滿一年後申請永住,在等待永住的時候去看房,等到永住下來後,可以用跟日本人一樣的利率背房貸,只是後來房價實在是漲得有點誇張,跑了一下事前審查,發現利率並沒有差多少,我拿到的利率是0.375%,稍微問了一下有永住的朋友大概是0.2左右,考量到最近日本資產的漲幅,結果在還沒有永住的情況就買了。

至於要買什麼樣房子,我一開始參考這篇文章,可以大概理解一下自己想住哪種類型的房子,自己整理出來的條件是這樣

  • 大きさ: 50平方メートル以上(住宅ローン減税の適用)
  • 間取り: 1LDKまたは2LDK
  • 建物: マンション
  • 建物の年数: 新築または築20年以内
  • 購入予算: 6000万円~10000万円
  • アクセス: 徒歩で駅まで10分以内
  • 低層階を好みますが、必須ではありません
  • 治安の懸念はあまり考慮しません
  • 向きはあまり考慮しません 
  • 懸念
    • 防音
    • 新耐震基準
    • 土地液状化 
    • 見取り 
  • 希望エリア
    • 豊島区 
    • 文京区 
    • 中野区
    • 目黒区
    • 大田区
    • 世田谷区
    • 杉並区

至於建商,我選擇的是大手公司,畢竟在日本這個國家,自己日文能力不是那麼好,而且很多枚枚尬尬又怕不知道,要是買了甚麼有紕漏的房子大概會悔後萬分,選擇大手公司的話,至少比較有保障,當初也有點半投資的打算,畢竟大手比較有品牌,所以要跌價也會跌比較少。

我自己是習慣做好準備,再去和對方對照自己的理解對不對,所以我準備去問房屋仲介的問題,我都有大概了解,果然大手的仲介就是很專業,都有很詳細的解答了我的疑問,後來朋友有跟我說一個網站可以查大手的物件 https://www.major7.net/